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院士云集,2024年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论坛在广州举行

   2024-06-25 50500
导读

中国是基建大国,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越来越多建筑与基础设施进入服役阶段中后期,面临着诊治

中国是基建大国,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越来越多建筑与基础设施进入服役阶段中后期,面临着诊治和运维的压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5G通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驱动着传统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向智能诊断与智慧运维转变,如何在土木工程领域迸发出新质生产力?

6月22日-23日,由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工业建筑杂志社主办,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深圳)、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论坛在广州举办。

19位院士莅临指导,5位领导致辞,69位院士专家作了专题报告,5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约2.5万人线上互动。多位大咖围绕工程诊治与运维的未来发展新方向,畅想传统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如何向智能诊断与智慧运维转变,共同为行业数智化未来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聂建国在致辞中表示,针对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一方面要在国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对其发展目标定位和需求进行梳理,提出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的战略需求与关键科技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工程诊治与运维理论难以满足大规模土木工程安全服役与高效管理的海量需求,也难以适应当前土木工程存在超大规模、新型材料、高复杂度等新特征,需要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工程诊治与运维的基础理论。

另外,以5G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迅速,传统土木工程基建与“新基建”结合是必然趋势,发展土木工程智能诊治与运维已经成为本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方向。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耿辉在致辞中对如何抓住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孕育土木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行业大脑作用,利用前沿技术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国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二是着力产业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推动产业之间的供需关联,助力土木工程领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效贯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关注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一基点,把握建筑业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密切联系,迈入更加节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居住新时代,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

本次论坛围绕工程诊治与运维理论方法、工程诊断与性能提升技术、工程运营维护技术和工程诊治与运维数智化四大主题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作《城市轨道交通诱发振动及建筑防振(震)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欧进萍作《土木工程结构全寿命性能运维与设计的若干基本问题》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黄河实验室(河南)主任王复明作《地下工程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重庆大学教授田村幸雄作《Damping devices to suppress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buildings》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惠作《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分布式智能感知技术与诊断理论》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滨作《既有结构预应力诊治技术》主旨报告。

此次论坛还设置了“工程结构检测与诊断”“工程结构病害治理与性能提升”“工程安全高效运维”“青年论坛”四个专题论坛,围绕主题探讨工程结构的智能化评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事故与灾害下的工程应急处置技术等重要议题,畅谈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智能化发展的未来。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本次论坛为全国的学者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聚焦工程诊治与运维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分享科研创新前沿成果,覆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工程诊治的各个环节,为引领土木工程诊治与运维领域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eo-sm.net/news/show.php?itemid=105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eo-synthetic@hotmail.com。
 
更多>同类政策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商务合作:+8618865742889

请手机扫码访问

服务热线

APP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