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概念界定
一般所说“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思维的结果,是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业中所融合生成的产物。简而言之,即通过对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实现对传统行业中较为落后或较为僵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展开创新与变革,从而帮助传统行业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在“互联网+”环境下,各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仅扩大了自身产业利益,同时为国民经济收入贡献了巨大效益。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支持下,“互联网+”模式成为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帮助知识行业取得新的突破与发展,世界范围经济结构不断转变和创新,对于实体制造业、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传统行业中,交易成本不断减小、交易资源范围扩大、交易效率与日俱增,加快了传统行业的转型速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国家贸易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未来时间内将会出现发展新方向。
2.国际贸易的概念界定
国际贸易是现今世界范围所普遍流行的贸易方式,即不同国家对产品进行跨境交易,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顺利流通与转化。国际贸易主要分为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因此也被称之是进出口贸易。各个国家可以借助国际贸易实现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将资源利用最大化,赚取国际资本,增长本国经济实力,以实现对世界市场份额的有效占有。
3.“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在成为WTO组织的一员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下,国际贸易成为国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互联网+”模式融入到国际贸易中,具有现今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互联网为国际贸易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也让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下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出现萎缩趋势,2020年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下,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着巨大挑战。只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更深入地开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创新的积极影响
在社会的不断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增长,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间的广泛运用和融合,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更有效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最大效益。“互联网+”模式为中国国际贸易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切实做好互联网技术和各行业的有效融合,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显著的积极效益。一是提高国家贸易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获得新的发展,互联网推进了全球化步伐,使其朝着更深层次发展。“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的良好契合,不仅实现了进口贸易的透明化、信息化与便捷化,同时对于统一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具有积极效应,互联网成为覆盖全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国家贸易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拓展,营销渠道拓宽,传统国际贸易结构迅速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国际贸易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二是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支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基本上所有的交易方式都需要在特定的网络平台上开展,不需要寻找额外的场地和服务,还能降低对商品的损坏。在互联网交易中,基本资金支出包括网络通信费和管理费,资金消耗少,但却能快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存储与确认,这对于国际贸易企业而言,能够节省下大量的管理经营费用。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对相关的共享资源进行检索与查询,从而帮助企业节省了资料整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资料覆盖面广、精准度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易成功率的提高。再者,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资金周转迅速,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开展更多的国际贸易合作。三是改变世界经济贸易价值连格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国际贸易的有效融合,实现买方和卖方的直接接触和交易,不需要借助中间商开展合作与沟通,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还能实现对商品价格的有效控制。相对于传统贸易价值链而言,能够避免传统中间商对利润的占有,从而将利润最大可能投入到实际经济行业,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价值链格局,同时也扩大了我国出口产品优势,从而实现更加广泛的世界贸易竞争。
5.“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创新的消极影响
一是虚拟交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互联网+”思维在国际贸易的广泛运用,极大地变革了国际贸易的交易形式。不同于传统贸易: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贸易方式的虚拟化,将电并不需要线下见面,这样的形式虽然为交易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其中所隐藏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可忽视。由于互联网交易活动的虚拟性,交易双方难以有效判别交易行为的真假,因此虚拟诈骗现象频繁发生,有些商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或通过虚假财务信息骗取钱财或借助网络病毒攻击对方安全账户,窃取相关信息和财产数据,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安全性。二是国际贸易企业经营管理思维固化落后。互联网技术的异军突起,让传统行业受到极大冲击,国际贸易身处其中,也面临着白身转型升级的困难。交易信息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缺乏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则会影响到经营管理效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时可能出现破产的风险。当前,绝大多数企业虽然自身的经营实力较强,但是在信息化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并未开展信息管理的创新与完善,导致错失发展良机。同时,很多企业内部沟通交流渠道狭窄,团队间协作观念落后,各部门间固守本职,难以形成牢固的信任与共享,一旦企业内部出现问题,则各部门很难统筹一致开展工作。出现这种问题,根源于国际贸易企业经营思维固化落后,未能对“互联网+”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贸易活动受限。三是中小国际贸
易企业缺乏足够竞争实力。互联网技术在推动产业变革的同时,也给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在传统贸易中处于较低地位,即使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自身依然面临着资金困难、品牌影响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难题,导致竞争能力无法和大企业相匹敌。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技术实力的增强要以强大的资金和人力为代价,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手中拥有丰富的资源,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排斥的地位,这就极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活动失衡,甚至国际垄断现象严重,造成国际市场资源朝着一方倾斜。四是国际信用体系构建不完善。国际贸易所面向的对象是全世界的外贸企业,由于各个国家间的法律制度、消费理念、文化习俗等有着显著差异,这就可能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产生摩擦与纠纷。国际贸易摩擦的出现,需要以统一的国际信用体系为基准,形成广泛约束性的国际贸易秩序。然而当前由于世界范围内未能构建起完善的国际信用体系,信用环境不稳定,很多外贸企业缺乏足够的商业信用,这将极大地阻碍国际贸易的顺利推进。同时,假冒伪劣产品监管难,而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因为虚拟化、交易频繁的问题,为海关监管部门带来严重的困难,取证困难,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缺乏完善的国际信用体系管理,将会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造成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