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南美分中心今天正式成立,将推动浦东加快建立与巴西、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等南美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帮助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企业更好地走向拉美地区。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与拉美地区在各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双边货物年贸易额达5000亿美元。依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拉美的质量认证技术服务网络,浦东此次在南美设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国际交流中心的第5个海外分中心,进一步拓宽中国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向南美国家的便捷通道,有助于浦东与南美地区之间增进了解与互信,促进联系与紧密合作。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表示,南美分中心的成立将推动中国技术服务机构与巴西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照明和电信委员会COBEI、智利国家标准机构INN、秘鲁合格评定主管机构INACA等官方技术组织加强质量技术合作,推动中国-拉美之间技术标准与规则的对接,在认证体系、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技术和法规咨询等方面为中国产品出口拉美国家提供高效统一、便捷畅通的服务平台。
据悉,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下,2018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在浦东成立,建立了连接国际认证认可制度的便捷渠道,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了企业消除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助力浦东乃至全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一带一路"。
2019年,合作中心在浦东挂牌设立了中沙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工作站并成立了中东分中心,帮助浦东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出口中东产品"一次受理 一次认证 区域互认"的一揽子服务,大大节省了成本。随即,合作中心又分别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在新加坡、日本和哈萨克斯坦挂牌设立了东南亚分中心、东亚分中心与中亚分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累计颁发沙特SASO证书超万张,帮助上千家企业产品出口沙特,涉及电子电器、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十几大类别;协助300余家企业获得海湾七国通用合格证书;获得泰国电力局关于照明电器能效认证的结果采信以及越南、新加坡等目标国家政府部门的部分准入采信;颁发PSE证书1500余张,协助500多家企业产品出口日本。拓宽新能源汽车出口渠道,助力从浦东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数量从2022年的100余台增加至2023年的3000余台。
浦东新区副区长吕雪城表示,今后浦东将持续把着力点放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加快把浦东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营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