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也称为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涉及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这种模式使得商品能够跨越国界,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
在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自2019年起,中国调整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提高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并扩大了清单范围。此外,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6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跨境电商的模式包括B2B(Business-to-Business)、B2C(Business-to-Consumer)和B2B2C(Business-to-Business-to-Consumer),以及营销方式如“境外直邮”、“保税仓”和“海外仓”。对于想要入门跨境电商的新手,建议的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如亚马逊或自建独立站)、了解平台规则和运营要求、以及注意商品的金额是否超过年度交易限值等。
总的来说,跨境电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然而,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税收和物流等问题,参与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准备。